遠見雜誌
產業之光/率先拿下ASC養殖、加工雙認證 。 葉哲維 鮮美台灣鯛征服全球饕客
文 / 黃漢華 攝影 / 張智傑 2016-01-27
台南市學甲區是養殖業重鎮,這裡尤其是台灣鯛的大本營,池池相連的漁塭、一座座轉動的水車,是漁家的典型畫面,每到餵養時間,魚兒就衝出水面搶食,打破靜謐的水面。
台灣鯛的前身是源自非洲的吳郭魚,1946年引進台灣,經過國人育種改良,沒了土腥味,肉質鮮美,還能外銷到美國、中東等國際市場。
2002年,農委會正式把吳郭魚命名為「台灣鯛」,當成旗艦農產品,到了日本、韓國,都成了生魚片,台灣已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國。
不斷提升品質 通過嚴苛認證
「台灣鯛是台灣驕傲!」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教授賴弘智表示。台灣漁民擅長養殖,從育苗、加工到銷售,發展完整,而且一年四季都能生產,每年外銷5萬噸,是外銷數量最高的養殖魚類。
但是,台商近年到大陸大量養殖,在外銷市場上形成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局面,只有通過規定嚴格的國際認證,向世界證明台灣是台灣鯛的最佳產地。
2014年,東晟水產總經理葉哲維創國人之先,拿下ASC(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)的養殖、加工雙重認證,這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、永續貿易倡議組織成立,要求養殖業負起環境永續責任,也是最新、門檻極高的世界認證驗證制度。有了這張認證,代表品質受到全球信任,外銷才能通行無阻。
台灣鯛協會執行長施淵源表示,多數國人不了解ASC的重要,這是世界對台灣養殖業的肯定,證實養殖環境良好。
「通過ASC比台灣的產銷履歷要難上好幾倍!」葉哲維解釋,從養殖用水、水質、飼料、疾病、動物福利、環境社會和諧到勞動人力,一共七類61項檢查標準,他花費上百萬元,沒有找專家輔導,和員工自行研究了一年多,才順利通過。
葉哲維重視漁產安全,其來有自,他從小幫父母賣魚。因為工作辛苦,長大後想要轉行,但是,長子的責任呼喚他繼承家業。2007年,農委會推動產銷履歷,他認為是未來趨勢,協助父母和契作漁民申請,是第一批取得產銷履歷的漁民。
2011年,他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世界最大的水產展,遇見ASC主席介紹這項最新認證制度,聽到養殖業者要盡社會責任、永續經營環境、還要照顧動物福利,「這什麼?聽都沒聽過!」他說。「你先拿到ASC認證!」他回憶,在展場上和國際水產買主換名片,尋找進軍歐洲機會,卻得到這種答案。原來國際養殖業從生產者、貿易商到銷售通路,已形成ASC供應鏈,走進歐洲要通過這關。
2012年,葉哲維找了八名契作漁民,在22公頃的魚塭著手準備。他抱著ASC厚厚的認證規則,全是英文,和三名員工查字典,研究內容。一開始,他們常會錯意,副理李秋華說,認證規定要記錄魚池環境管理,他們誤以為要計算周邊的電線桿數量,令人啼笑皆非。後來,找人翻譯,逐一依照規定,管理飼料桶、水車運轉次數,監控大片魚塭。
投入上百萬學費 點燃養殖新希望
按照ASC規定,葉哲維不能抽地下水,改以魚池貯存雨水,為了魚兒福利,每個魚池必須少養1/3,才有足夠的活動空間,這麼一來,成本就會增加三成,但是,他發現,魚養得少,環境舒適,藥物就用得少,死亡率也降低。
水質攸關魚兒健康,他用石灰調整池水酸鹼度,又用活性碳吸附水中雜質,還在排水口的上、中、下游,檢測水質、溫度和溶氧量,避免池水排放汙染將軍溪。嘉義大學教授賴弘智說,葉哲維按部就班,台灣漁業需要這樣跟上世界潮流的年輕人。
「人是環境一部分,卻反客為主!」葉哲維感嘆。ASC規定魚塭表面不能設網,要讓鳥有魚可吃,維護生態平衡,因此他的魚池總能看到白鷺鷥、紅冠水雞等水鳥,形成另一種漁家景色。
至於加工廠,從池裡撈起活魚,放血、去腥,全程低溫控制,經過臭氧殺菌、急速冷凍,還要檢驗藥物殘留,作業環境有如高科技工廠,不到90分鐘,就做成了保有新鮮、風味的魚片。
「我投入上百萬,不知能否回收!」他坦承,為了通過ASC,金錢壓力不小,所幸台灣鯛魚片將進入歐洲,為他點燃新希望。展望2020年東京奧運,國際奧會考量,選手村的食品必須認證,藉著外銷日本,他相信能讓國際好手一嘗台灣鯛風味。